首页

舔足视频

时间:2025-05-28 23:12:55 作者:测测童年纯度:这些动画BGM能唤醒你多少DNA? 浏览量:82041

  中新社厦门8月14日电 题: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商永

  “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从美国来到厦门30多年,厦门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对中国的绿色发展深有感触。

  中新社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厦航”)时,潘维廉作为厦航旅客代表受访,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

8月12日,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 中新社记者 龙敏 摄

  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的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回忆起1988年刚到厦门时,潘维廉说:“当时道路坑坑洼洼,尘土漫天,天天有断水断电的情况。”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厦门生态环境结出累累硕果。2002年,潘维廉代表厦门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参加“国际花园城市大赛”,倾情讲述厦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最终,厦门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当时一位评委说,“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城市”。

  2004年,厦门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潘维廉说,厦门不断证明,经济发展不需要以牺牲绿色为代价。

  “如今,美丽的不仅仅是厦门。”潘维廉曾两次自驾环游中国,见证了许多中国的生态“蝶变”。1994年,他用3个月时间绕着中国开了4万多公里,从东部到西部,从海岛到戈壁,从长江到黄河;在内蒙古,汽车几次陷入沙坑,在牧民帮助下才得以脱困。“车子和我都成了黄色,鼻子里、眉毛上也是沙子。当时有些担忧,这里的生态需要多久才能改善?”

  2019年,潘维廉再次环游中国,发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他说,1994年的嘉峪关,极目而望尽是黄沙,不见一丝绿色;25年后,到处郁郁葱葱,树木繁茂。

  “中国生态治理的决心让人敬佩,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更令潘维廉高兴的是,绿色发展凝聚了各界共识,许多中国企业和民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走进了千家万户。

  “厦航的绿色发展举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展现了一家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如今,潘维廉时常乘坐厦航航班往来于世界各地。他认为,厦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率先发起“轻装出行”倡议以及发布“绿色账户”,都是非常积极的尝试。

  “对于我们旅客来说,选择一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航空公司,不仅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享受到环保的旅行体验,而且能获得厦航的一些绿色权益,这无疑会增加对旅客的吸引力。”潘维廉认为,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责任,需要每个人都参与。

  在见证中国奇迹的同时,潘维廉通过写信、出书、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其中就包括厦航的故事,对于全世界实现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70秒看70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青年学生亲身实践 感受创业就业氛围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总量接近10万亿元,达9.99万亿元,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0.5%,占比保持稳定,总量继续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比其他省份同比创造更多经济增加值,难度也可想而知。

关注巴以局势:数月战乱后 加沙地带已遍地残垣

对于日本半导体企业而言,来自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显然是难以拒绝的。传统半导体市场领域的合作热情,并未因日本政府的限制措施而打折扣,这足以证明中日两国在尖端半导体设备领域还存在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果持续合作,无疑将为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但正是在日本追随美国加大对华遏制的进程中,这种可能性被扼杀了,这对于两国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纵容支持“台独”势力“以武谋独”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今日延安,山梁沟峁间,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将一片赤诚写在黄土地上。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迎收割

自201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帕米尔高原持续推进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建设,包括位于海拔约4800米的科研区和位于海拔3300米的保障区,激光通信地面系统部署在科研区,运维人员工作在保障区,未来将通过远程操作方式实现长期可靠的业务化运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